大剧院声学设计
设计目标:针对大剧院的主要功能,主要从混响时间、混响时间频率特性、清晰度、强度指数以及背景噪声五个方面提出声学设计指标,满足剧院使用要求。
存在的问题:
对于一个观演建筑,其成功的音质效果取决于听众的主观感受。一个公认为音质优异的厅堂,肯定具有最佳的客观声学参量。为获得最佳客观声学参量,需要通过符合声学原理的建筑措施来实现。具体做到:在观众厅均能获得较强的来自舞台声源的直达声;早期反射声在观众席合理分布,每个观众席均有丰富的早期反射声,特别是早期侧向反射声;观众厅的吸声量及其频率特性控制在合理的水平,以获得理想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;观众厅各反射面有良好的扩散,避免由体型不当引起的声缺陷;使演员具有良好的自我听闻和相互听闻条件,即要求演员能很好听到自己的声音及其他演员(演奏员)的声音。
根据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及活动中心使用要求,观众厅中频满场混响时间宜在1.1-1.4s,建议取1.2s。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基本平直,允许低频混响时间稍长,高频混响时间稍短。
现有装修设计方案吸声面积太多,混响时间严重偏短,根据计算,目前的中频混响时间约为0.5s。此外,后墙吸声结构、部分吊顶板角度、面光开口、扬声器开口、楼座下吊顶做法、舞台吸声结构穿孔板规格等也存在问题。
改进措施:
观众厅侧墙:观众厅侧墙穿孔木板吸声结构取消,穿孔木板改为只开槽不穿孔木板,后部吸声棉可以取消。侧墙GRG条吸声结构修改为扩散反射结构,GRG条面板改为封闭GRG条扩散板。
观众厅后墙:观众厅后墙穿孔木板吸声结构穿孔率过小,建议保留部分木穿孔板,穿孔率取15%,其余采用麻丝板面吸声结构或软包面吸声结构。
观众厅及舞台地面:观众厅地面应该是不吸声的面层,综合考虑装饰效果及声学要求,可采用木地板。为防止木地板低频吸声,木地板下必须密实不留空腔。可采用混凝土地面上直接铺设木地板。在重大活动时,走道可临时铺设短毛地毯。同样,为减少木地板低频吸声,同时满足一定的弹性要求,舞台架空地板面层为25mm厚实木地板,基层为22厚多层板。为使舞台地面获得一定的弹性,龙骨下按要求垫20厚橡胶块。
观众厅座椅:座椅吸声量适当,坐人与不坐人吸声量差别较小。座椅的面层应能很好透声,座椅靠背的上部及两侧宜为反射面。座椅应有阻尼,观众离座,座椅翻转时不应产生噪声。

